• Jun 06 Sun 2004 23:06
  • 小說

小說是一種文化記憶

主流的、邊緣的、時代片段的、地域的…

而我的書寫就是我的記憶吧,或者即將成為我的,或者他人對我的記憶。


一種新興的人物類型、文學範式和寫作經驗,將有可能會刷新現當代的文化記憶。
新的寫作家新的領域階層,以新的視點書寫新的典型,成立新的潮流。
然後人無時無刻都會被淹沒,在波濤下的「自覺」能有多少能量呢?

ar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現在要說的是二十世紀少年本身。

每看一集就會為那渺小又堅定的力量感動一次,我是一個容易受感動的人,但具備長久渲染力能讓我再三動容的東西其實是很稀有的。

浦澤能把「朋友」這個黑暗謎樣焦點推演十五集,還繼續謎下去,每在烏雲即將撥出一點間隙時,又用更深沉的韌線縫起,不變的是當中主角一派的執著,也許他們自覺必須為了自己小時的胡亂設定負責、也許伴隨的是越發強烈的揪出朋友真面目之欲望,也或許更大的成分、是為了同伴間的義氣,群體份子激起的歸屬感,拯救世界並不是那麼重要了,他們追求的是自己人生的價值,以及幼時心願的延續,我有根據地想像:神乃是為了舅舅,而其他人也不純是為了口口聲聲的正義,那「正義」是鞏固彼此信念的口號,而口號又再度成為信念進而混為一體,在最初,他們不過是為了義氣,在最初,各人各自面臨或多或少的瓶頸,徬徨於自身價值,又正逢幼時戲言成真的荒謬事件,激發彼此一圓成為正義夥伴的夢想,一鼓氣來,就豁出去了。

在最初,「正義」還像是個口號的時候,這些賢知一派並非都具有憂國憂民的意識吧!甚且還有些自以為是地認為可以拯救世界。

賢知一派被扭曲為恐怖分子後,餘下幾位其實仍抱著平反冤屈的心態,直到更深的打擊襲來,那憂心世界的成分才逐漸加強,才漸漸地成為英雄。

ar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http://maylue.netfirms.com/kyoto2.htm 

這一版是大張圖,多年以前整理在網路上的
未來有空再整理成部落格相本吧

有興趣的人就看看吧 ^^

ar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